根雕,散文
详细内容
第一篇:《散文阅读---胡杨树》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胡杨树肖复兴
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推枯拉朽的力量来。②这便是胡杨树!
③这样的树只有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晨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腰枝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雪花的棕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空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皱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兵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⑾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
1
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1.作者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作者认为这样的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概括。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
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列鉴赏角度任选一个,结合原文写一段鉴赏文字,要求:①所选角度至少举出两例加以分析;②不少于100字。(10分)
2
答案:
1.①它生长在大漠荒原的恶劣环境中。
②它的外形粗糙,遒劲挺立向上(或:从外形看,树皮皱裂,树干扭曲,树树向上)。③它生命力顽强,性格坚定;情感深沉,淡泊宁静。2.(1)胡杨权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的根雕般的姿态使作者感受到它的淡泊纯朴与宁静超然。(2)胡杨树抖动啸叫的狂放不羁使作者感受到它的英雄气魄和阳刚精神。(3)胡杨树粗糙的外形使作者感受到它苍浑与凝重,遒劲与突兀的力量。
(4)胡杨树皱裂的树皮使作者感受到它饱经沧桑的经历和风沙搏击的勇敢精神。(5)胡杨树扭曲的树干使作者感受到它的勇敢剽悍。
(6)胡杨树旋风般直指天空的树枝使作者感受到它如火的激情、向上的力量。(任选一点作答。)
3.①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响应。②用现代都市作反衬,突出胡杨树的坚定刚强、朴实淡泊,暗含了对某些缺乏精神追求的城市人的委婉批评,深化了主旨。(回答语意相近即可)。4.示例:(1)本文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胡杨树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精神,耐人寻味。比如,以“静禅”“根雕”之喻,形象地表现胡杨树岿然不动的超然与饱经沧桑的大度;以“金戈铁马”“惊涛骇浪”之喻,展示了胡杨树的英雄气、阳刚美;以“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形象地刻画胡杨“粗糙”的外形,又显示了胡杨树饱经沧桑的经历;以“古希膜男子汉”之喻,刻画胡杨树“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的内在气质,暗示胡杨树的激情和刚健;以“携风挟雷的奖章”“剽悍的弓箭手”“旋风”“蛇信”“火焰”之喻,使人感受到胡杨树与风沙搏击的勇敢剽悍和燃烧的激情。(2)本文善用对比,表现了胡杨树与恶劣环境搏击的勇敢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如:胡杨树连天铺地的绿色与周围荒漠作对比,突出胡杨树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命力的旺盛;将胡杨树与“银杏树”“杨柳”“松柏”“棕檬桉”“老榕树”作对比,突出了胡杨树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精神品格和骨气;将胡杨树与都市的树作对林,赞扬了藐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阳刚之气,批评了某些城市人重视物质享受淡漠精神追求的思想倾向。(具体举例分析下少于两处)
3
第二篇:《梁实秋散文之书房》梁实秋散文之书房
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书香是与铜臭相对待的。其实书未必香,铜亦未必臭。周彝商鼎,古色斑斓,终日摩挲亦不觉其臭,铸成钱币才沾染市侩味,可是不复流通的布泉刀错又常为高人赏玩之资。书之所以为香,大概是指松烟油墨印上了毛边连史,从不大通风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兰薰,也不是霉烂馊臭,是一股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这种怪味只有书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人家才有书房。书香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寒窗之下苦读的学子多半是没有书房,囊萤凿壁的就更不用说。所以对于寒苦的读书人,书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豪华神仙世界。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这是一位读书人希求冥想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乃托之于神仙梦境。其实除了赤贫的人饔飧不继谈不到书房外,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肯要一个书房,还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个来的。有人分出一间房子养来亨鸡,也有人分出一间房子养狗,就是匀不出一间做书房。我还见过一位富有的知识分子,他不但没有书房,也没有书桌,我亲见他的公子趴在地板上读书,他的女公子用一块木板在沙发上写字。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借以骄人的。“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这种话好像是很潇洒而狂傲,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徒见其不丈夫。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大量出货。光线要好,空气要流通,红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没有香,“素腕举,红袖长”反倒会令人心有别注。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读书写作的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狱里写的。
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楬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楬木庐相比。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buckram(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halfcalf,oozecalf,etc),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队闪闪发亮。也许这已经超过了书房的标准,微近于藏书楼的性质,因为他还有一册精印的书目,普通的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书房里的图书编目。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是北平式的平房,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间,两明一暗。里面一间是知堂老人读书写作之处,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书桌上文房四宝井然有致。外面两间像是书库,约有十个八个书架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日文书数量很大。真不明白苦茶庵的老和尚怎么掉进了泥淖一辈子洗不清!
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他的书全是中文书,而且几乎全是线装书。在青岛的时候,他仿效青岛大学图书馆庋藏中文图书的办法,给成套的中文书装制蓝布面,用白粉写上宋体字的书名,直立在书架上。这样的装备应该是很整齐可观,但是主人要作考证,东一部西一部的图书便要从书架上取下来参加獭祭的行列了,其结果是短榻上、地板上,惟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师椅上,全都是书。那把太师椅玲珑帮硬,
可以入画,不宜坐人,其实亦不宜于堆书,却是他书斋中最惹眼的一个点缀。
潘光旦在清华南院的书房另有一情趣。他是以优生学专家的素养来从事我国谱牒学研究的学者,他的书房收藏这类图书极富。他喜欢用书护,那就是用两块木板将一套书夹起来,立在书架上。他在每套书系上一根竹制的书笺,笺上写着书名。这种书笺实在很别致,不知杜工部《将赴草堂途中有作》所谓“书笺药里封尘网”的书笺是否即系此物。光旦一直在北平,晚年丧偶,又复失明,想来他书房中那些书笺早已封尘网了!
汗牛充栋,未必是福。丧乱之中,牛将安觅?多少爱书的人士都把他们苦心聚集的图书抛弃了,而且再也鼓不起勇气重建一个像样的书房。藏书而充栋,确有其必要,例如从前我家有一部小字本的图书集成,摆满上与梁齐的靠在整垛山墙的书架,取上层的书须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可以充栋的书架有时仍是不可少。
我来台湾后,一时兴起,兴建了一个连在墙上的大书架,邻居绸缎商来参观,叹曰:“造这样大的木架有什么用,给我摆列绸缎尺头倒还合用。”他的话是不错的,书不能令人致富。书还给人带来麻烦,能像郝隆那样七月七日在太阳底下晒肚子就好,否则不堪衣食之扰,真不如尽量的把图书塞入腹笥,晒起来方便,运起来也方便。如果图书都能作成“显微胶片”纳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脑子里,则书房就成为不必要的了。
第三篇:《(罗永成散文)鸟语花香春正浓,闲情逸致话美景》鸟语花香春正浓闲情逸致话美景
——走进贵阳阳明花鸟市场有感
选自《让快乐相伴人生》(散文集)罗永成著
生活在贵阳,每逢周末热爱锻炼的朋友可能去爬黔灵山,比较有生活情趣的朋友则可能去阳明花鸟市场逛一逛。“北有黔灵山,南有阳明花鸟市场”的旅游文化格局正在人们的生活气息间形成。
来贵阳已有一段时间了,去的地方倒也不少。囫囵吞枣地浏览过花溪,漫不经心地扫描过河宾公园,走马观花地观赏过黔灵山……不过,说到阳明花鸟市场倒还不曾去过。喝!不如这周末就去阳明花鸟市场转转,说不定还会淘到什么宝贝呢!
从酣梦中醒来,急急忙忙地解决了中午饭便与女友出发了。在师大乘坐10路公交车,约10分钟的时间的便到了油炸街。下车后沿着人行道步行几步路,“阳明花鸟市场”(其实阳明花鸟市场原本不在油榨街贵钢,“阳明”二字是因其原在贵阳黔明寺附近阳明路而得名)几个大字便浮现在眼前。
贵阳阳明花鸟市场是全国八大花鸟市场之一,总面积达到27700平方米,是贵州省著名的花鸟市场品牌,是集休闲、探奇、购物于一体的新型生活空间,被誉为贵阳的“城隍庙”。我们到达时,十二点左右,正是人流高峰期。人群熙熙攘攘,来去络绎不绝,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相迎,或独步悠闲。有的手捧鲜花、有的宠物跟随、有的谈笑风声……如是热闹非凡。“走,快到里面去瞧瞧!”女友催促道。
越过大门便是兰花市场。一个农家院子大小的四合院全是兰花铺子,若您是兰花爱好者话,看着铺子那别有用心的招牌就会像铺子里面奔去,至少我这样的门外汉都有些动心了。时值春意盎然的季节,兰花的世界里当然首推春兰了。走进各大铺子里,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春兰品种尽收眼底。要是身上有足够的money的话,“淘”上几棵实在值得。当然像我这样的穷鬼,肯定与之无缘了,不过右拐到兰花自由交易市场(自由交易市场通常逢周末开放)去碰碰运气还是可以的,既然来了嘛,有适合自身条件的何别拱手让人呢?
“唉,老板这多少钱一份啊?”{根雕,散文}.
“5块,实价”
“这么便宜啊?”心底暗自道,但还是照着市场潜规则
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这么贵啊!能不能少点?”
“兄弟,叫的都是实价,少不了……”
“走,咱们到那边去看看。”
“哎,兄弟有两块的要不要?”兰商急忙道。
“走,买份吧?就当拿回去玩玩。”女友配合道。呵呵,买就买呗。{根雕,散文}.
嘿,这不花2元钱就淘到了“宝呗”勒!没想到作为“王者之香”的兰花也可以从深闺豪宅里走出来,走向我这样寻常百姓家。
手捧“淘宝”,走过兰花市场,往左拐绕过根雕铺子便到了花卉、假山、盆景综合经营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的假山了。峰峦叠起、危峰兀立,各式各样的假山让人目不暇接,茅舍顿开。假山与各种假灌木、天桥、溪流、牧童、宝塔、垂钓的老者等相得益彰的配合,更叫人魂牵梦绕,思域跌宕,仿佛自己也跟着那牧童、垂钓的老者融入了假山之中。瞧,还有俩外国朋友在观赏“天狗望月”呢!有说有笑的,看上去好生痴迷。其实外国朋友来这里观光“淘宝”是常有的事,一群来贵阳旅游外国朋友曾诉媒体记者:“这里的真山真水是一个让人动心的地方,而贵阳阳明花鸟市场则是贵州奇花异石的一个微缩景观。我们打算花上一整天,把
这里的东西看个够,买个够。”
接着收入眼底的便是花的海洋、盆景的天地。各式各样的花种美得让人有临场赋诗一首的冲动,花香更是不得不叫人回味无穷。花种有的叫得出名字,有的压根儿就没有见过。诸如玫瑰、月季、水仙、腊梅等是应有尽有。娇艳妖娆的盆景更是让人有一头扎进去就再也回不过神来的感觉。我想,若在这里挑选心爱的花种是绝对有结果的,这里的盆景绝对地能满足各种场合盆景摆设的需要;还有若是到这儿“淘”养花的器具、养料以及各种草类植物话就更不用说了。继续前行,远远地有悦耳、婉转的叫声传来,这才明白即将进入鸟类经营区了。步入这般天地里,面容总是挂着跳动的音符。伴着鸟儿们的和声音乐,心底倍感阵阵喜悦。忽然想起了孟浩然《春晓》里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般意境在这样的环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步子的挪移,又找到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诗句的意象。
霎时间,知名或是不知名的鸟儿都会让你陶醉在诗一般的境界里。若是再逗上实用型的鸟儿们说上几句标准的贵阳话,那更是乐不言及。
别过鸟儿们的歌唱,再向左转便到了宠物世界。这时最吸引你眼球的要数那狗儿们了。知名儿或是不知名儿的狗儿对着你旺旺的叫都会使你顿感它们的灵犀。老板们对狗儿的呵护更是让你觉得狗儿好生可爱。看,那小女孩与小波美拉犬玩得多开心哟,还缠着妈妈给她买下抱回家呢!
其他诸如猫、兔、鼠、黄鼠狼等宠物也可爱得让顾客不停地驻足观看,或观赏一阵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或干脆买下抱回家。
再到其他地方去又将如何呢?走过宠物街来到古玩城,哇,这里的东西我想用“奇”、“老”、“全”几字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在电视剧里曾看到的玩艺今竟可一睹为快。大学里结识的一位师弟甚是喜欢古玩,我想若带他来这里定会让他乐的合不上嘴——空手出门,抱“宝”归家。
离开古玩城,穿过几条街道便来到了水族经营区。水族馆里那漂亮的鱼儿,看得让人心跟着它们一块移动了。那种兴奋无法言表,若不是亲身经历是怎么也不会明白的。无奈,只能“淘”上几条才肯罢休了。
这样走着不由来到了贵钢大门口了,闲逛至此画上了句号。本来还有好多地方值得去逛逛的,如中草药交易市场、珠宝市场、佛具超市、民族风情区以及各种自由交易市场等等。但此时已过四点,五点还有事,只能忍痛离开了。
第四篇:《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测验卷:散文阅读(含解析)》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5分)
那幅“银与福”羊皮画
毕淑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有一座魔鬼城。它是雅丹地貌形成的沟壑,被飓风的利刃和雨水的指甲还有岁月的剪刀雕刻镂空,塑就了千奇百怪的城骸和猛兽的残肢。最近它被正式辟为地质公园,引来零散游客。
有一处地貌类似“无敌舰队”,无数高大的雅丹(雅丹是维吾尔语,意即陡峭的丘陵)层岩,昂首挺胸,好像被天庭的巨鞭抽打着,中规中矩地朝着一个方向航行,虽悄无声息但一往直前。每一座舰艇都似五层楼雄伟,朋友们隐入其中玩耍照相。工作人员一个劲儿叮咛,万万不可走远误入深处,此地渺无人烟,距彭加木和余纯顺的遇难地只有几十公里。
我因脚踝扭伤,无法走进波涛起伏的沙砾,只有坐在一旁看着瀚海发呆。忽然背后有幽灵般的声音响起:客人,买一幅羊皮画吧,它会带给你好运。猛回头,见一老媪披着黄色的袍子悄然移近我,枯瘦的手爪挥舞着一卷画轴。
我吓了一跳,觉得这老太简直就像是魔鬼城的常住人口,揉眼看不远处的越野车和天上的浑黄太阳俱在,胆子才壮了一些,问,你的羊皮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什么都有,要什么有什么。它能保佑你。老女人说着,打开了她的包袱。羊皮画卷在一起,散发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气味。我一幅幅展开来看,每幅有脸盘底大小,四周缀满了憔悴的草珠子,用细而韧的羊肠线编织成网状,古朴中透着不可捉摸的空灵。画上多半写着各类经文,绘着炫彩的符咒,完全看不懂。有一幅很特别,周缘挂着木质流苏,沉甸甸地拉直了菲薄的羊皮,使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