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篇一】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古诗苑漫步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分门别类集古诗——诗集展示
根据课前准备,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制作的诗集,并介绍制作过程、诗集特点等。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
1、感悟四季
2、品味乡愁
3、话说友谊
四、别出心裁品古诗:
⑴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写一篇赏析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⑵古人常给画题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引导学生自选古诗,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给所选古诗配上插画。
⑶自选古诗为内容,进行书法比赛,张贴、观摩
五、声情并茂诵古诗
⑴选择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设计背景音乐,自己录音,然后全班进行诗歌朗诵录音展播;也可举办现场诗歌朗诵会,评委评比。
⑵收集古诗词改编的歌,如《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烟花三月》等,播放磁带,全班学唱;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熟悉的曲调,如民谣、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等,为自选的古诗配曲演唱,可举办专题演唱会。
六、别出心裁赏古诗——唐诗“素描”
1、欣赏两篇《唐诗素描》,分别说出是哪两首诗,并朗读。
2、学习上文的写法,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一篇素描。(作为课后作业)
七、诗苑漫步乐其中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读诗心得或参与这次活动心得等。
七、醉月听花唱古诗
集体唱李叔同的《送别》。
1
【篇二】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课堂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中学罗慧贤
1
2
3
4
5
【篇三】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1、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提高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能力,感受其内容形式等的丰富多彩,并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㈡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形式,培养、提高搜集资料、赏析古诗、朗诵能力及口语交流能力等。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㈠教学重点:分专题搜集整理古诗,并积累编辑成册。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突破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搜集,合作整理。
㈡教学难点:分专题整理编辑诗集,诗配画。
突破方法: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分组按主题搜集整理古诗词、相关常识及古诗词配乐的歌曲。
2、教师准备:搜集各类古诗及图片,配以合适的音乐,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课内1课时(成果展示);活动时间:2-3周。
四、教法与学法导航
五、教学过程:
(一)、课外活动
第一周:1、提交活动计划,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以“古诗中的______”为题,引导学生围绕选定的专题,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爱国情怀等,查阅搜集古诗及相关常识、图片、配乐歌曲等。
4、分类整理:可按诗歌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可按诗歌内容分: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可按流派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第二、三周:1、按照专题,编辑古诗集。为诗集取一个新颖别致又好听的名字。诗集内容要求包括:题解、朝代、作者简介,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也可以为诗配画,为诗集写序,做精美的装饰。
2、编辑制作手抄报并在展示课之前展示出来。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题突出。版面不必太大,四开或两开即可。
3、各组选出展示代表,包括展示诗集、朗诵优秀作品、演唱古诗配乐的歌曲等。
4、选出主持人,筹备主持展示课。
(二)、课堂展示
1、琴心画意赞古诗――入情入境
主持人:古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浓缩了我们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古诗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读之可以娱目,吟之可以娱耳,味之可以娱心”。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表意鲜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让我们用古诗的精华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吧。2、七嘴八舌话古诗——古诗知识交流
主持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对于古诗,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学习,我们一定了解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吧?现在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吧!
同学:诗歌,从体裁上分,包括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律诗、七律〕、绝句〔五绝、七绝〕)、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
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
3、声情并茂诵古诗——朗读古诗
主持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优秀的古诗,有着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下面就请同学们和着音乐,在朗读中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每组两名代表,
到台前有感情地朗读,所选诗歌尽可能代表不同风格)
4
、音画诗意绘古诗——观画配诗
主持人:有人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诗歌与绘画,很多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通之处,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许多诗的意境便是一幅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情景交融,不由人潸然泪下。现在就让我们从画中感受诗情,从诗中体味画意吧。
师生活动:教师大屏展示不同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可配古筝曲《高山流水》《将军令》等。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5、诗词接龙赛古诗——名言接龙
主持人:好东西谁都喜欢,好诗人从爱读,为让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现在我们来一个诗词名句接龙赛。比赛规则:以组为单位计分,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上句,同学们抢答下句,先答对者计分,答不对不扣分,每答对一条计5分,课代表计分并公布分数。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山水风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冬)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爱国情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离情别绪)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名胜古迹)
6、书报展示品古诗——手抄报展示
主持人:两周以来,同学们充分表现出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积极动脑动手,创作出非常出色的手抄报和古诗集。展示了超强的聪明才智。现在就让我们聚焦大屏幕,共同来欣赏我们自己的作品吧。(用大屏幕展示,教师操作,学生欣赏)
学生欣赏作品并由各组代表发表创作感言。
7、碎月听花唱古诗——唱古诗
主持人:诗与画相伴,歌与诗想随,一首好诗就是一首动人的歌。现在就用我们的歌喉唱出这些优美的古诗吧。(学生可以独唱可以合唱,自告奋勇或点名邀请均可。有能力者可自谱曲,其它的可以唱已经谱好曲的,还可以借用现成的曲谱给古诗配曲。)
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红楼梦引子――枉凝眉》等。
8、结束语
主持人: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古诗,可以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欣赏古诗,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让我们步入古诗的王国,品味古诗的芬芳,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评价总结:师:
此次综合性活动,同学们体会了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了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采,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此次活动,还激发了同学们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了同学们的自信心,也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板书设计:略。以大屏幕显示为准。
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是课改的一大进步。学生在综合学习活动中,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大有裨益。资源丰富的,效果会更好。教后反思:
作者通联:
刘丕英黑龙江省穆棱市第二中学邮编157513
电子邮箱liupy9999@163.电话13946319893QQ412140381农行卡号9559980208742442212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穆棱市支行穆棱办事处
【篇四】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教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诸城市枳沟初中张年娟
说课标: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说教材:
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这单元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说教法(古诗鉴赏课)教学过程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验古文化的魅力。2.分类积累古诗,各识记三至五句。3.选一首诗,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品析。4.学会创新用古诗。活动思路:
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入古诗词的话语环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
情感的浸润;在制作诗集和课堂的鉴赏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和品评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仿或写古诗词。
简言之,整个活动环节是按照“诵读——制作——品评——创作”来开展的。活动准备:
1、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专题编写诗集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课堂组织教学设计:一、创设意境
1、在课堂上做些诗情画意、古香古色的布置,播放古曲,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2、座位编排——茶座式排列,让课堂显得轻松、随意。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春夏秋冬,师说上句生接下句。)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在这个环节上,算是让学生热热身,其实也是古诗的又一次巩固与积累。2、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
目的: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活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上台抽签背诵指定的主题,每小组要背诵出有关主题的2首,就可获得基本分100。要求学生用清晰流畅、富有美感的声音把诗歌背诵出来。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主题图片和音乐,尽量让诗歌和音乐画面珠联璧合。主题:(1)描写四季的古诗(2)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3)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4)抒发离情别绪的(5)表达友谊的(6)表达哲理的3、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
目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懂得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说明:师生选出2首古诗词,分别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或者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简要介绍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朗诵、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等来表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集体合作。然后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品评奖、最佳创意奖。(学生和老师投票,以“√”来表示)
多媒体辅助
学生主持,师生共同点评。4、动笔尝试写古诗——创作
目的:进一步领会诗歌要素,激发创作才情。
活动说明:给学生一些参考题材,迅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A、游记篇(曾经游玩过的景点)B、自然篇(风、花、草、雪、月等)C、情感篇(亲情、友情、送别、怀念等)D、感悟篇(人生、生命、读书、学习等)5、分门别类辑古诗——诗集展示
目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创意的能力,共享编书之乐。
说明:学生交流编辑的诗集,老师把较好的诗集进行展示,简单评点。然后小组投票选出最佳诗集。从思想内容、封面设计、创意编排、前言后记、整体印象进行评比。
【篇五】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03-31
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
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
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引用前人的成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感受。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怀疑精神,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敢于提出自择地引用或借鉴前人的成果,要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启发,可以灵活处理,但都要加以说明。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品、诵的活动过程中都含有说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是自主活动,遇到困难就需要和炼了交流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语交际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很必要的。这个环节包括两方心得体会或好的经验,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二是组织对优秀评点、赏析文章、欣赏,进行课堂交流。
识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思想内容。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点、前言或编后记,对同学的朗诵的评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准确性。
理解和感受、对同学诵读古诗的评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是否反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语言表达是等体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稿)》1~6年级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府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鹅)骆宾王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贺知章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王之涣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王翰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夜入吴)王昌龄12.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轻尘)王维
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白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紫烟)李白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间)李白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高适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杜甫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水东)杜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元2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天)张继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纶3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刘禹锡
上草)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8.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绅40.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杜牧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商隐44.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纶)胡令能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无苔)王安石
(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滟晴方好)苏轼
两枝)苏轼
峰)苏轼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
夜绩麻)范成大
杏子肥)范成大
杨万里
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熹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
)叶绍翁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高鼎6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于谦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枚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八年级下册所选古诗词目录
)
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马致远龟虽寿曹操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杜牧浣溪沙晏殊王安石如梦令李清照朱熹木兰诗北朝民歌吴均竹里馆王维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
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赵师秀论诗赵翼甫春望杜甫
杜甫归园田居陶渊明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陆游长歌行汉乐府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孟浩然黄鹤楼崔颢李白秋词刘禹锡梅尧臣浣溪沙苏轼陆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龚自珍赠从弟(其二)刘桢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王维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韩愈
李商隐
李煜
王安石
辛弃疾
教育》(节选)(顾之川)
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
【篇六】综和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和庄中学单元主题教学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1
2
34567812345678123456781234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