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碑
岘山碑读音为 xiàn,shān,bēi。意思是:岘山碑[ xiàn shān bēi ]⒈ 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注音ㄒㄧㄢˋ ㄕㄢ ㄅㄟ
繁体 峴山碑
词语解释
岘山碑[ xiàn shān bēi ]
⒈ 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山碑”。
引证解释
⒈ 晋 羊祜 任 襄阳 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 岘山,故于 岘山 立碑纪念,称“峴山碑”。
引《晋书·羊祜传》:“襄阳 百姓於 峴山 祜 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 因名为堕泪碑。”
唐 李涉 《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 峴山 碑。”
亦称“峴首碑”。 唐 李商隐 《泪》诗:“湘江 竹上痕无限, 峴首碑 前洒几多。”
明 袁宏道 《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 上穿花出, 峴首碑 前枕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