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灿坤: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
详细内容
2002年12月,中国市场总部的好消息让灿坤总裁吴灿坤先生欣慰不已:亏损了近15年之久、亏损额高达2000万美元的大陆市场,终于从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赢利。在灿坤全球市场的大棋盘上,中国大陆市场一直是吴灿坤倾心关注的重点,15年之功,如今,灿坤在内地市场终于苦尽甘来
明黄世界的小家电巨人
灿坤是从给国际知名企业做OEM(贴牌生产)发家的。
20世纪80年代,灿坤在台湾虽有一定的技术、资金、管理营销经验和订单,但由于受到土地、劳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遭遇了瓶颈。穷则思变,吴灿坤在比较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最终决定到同文同宗的大陆寻找第二春。
1988年,吴灿坤以90万美元注册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15年的经营权。这一年,灿坤的生产线只有一条,员工只有82人,年营业额不过60万美元。但是隔年,小熨斗、咖啡壶却为灿坤赚进了600万美元。
创办初期,灿坤主要业务是代工生产和设计生产,为他人做嫁衣,虽在小家电行业小有名气,订单不断,但吴灿坤并不满足。他说:一个企业,唯有自创品牌,才能永续经营。众所周知,当今全球家电市场尖端产品,以欧洲、日本为最。灿坤将自己的品牌定为EUPA(取完美融合欧洲卓越的设计和亚太尖端的制造水平之意)。
对不少外国企业来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比较困难的。但对灿坤来说,这只是小儿科。灿坤进军日本市场的案例,已经成为灿坤行销的经典案例。
1999年,日本流行铁板烧,虎牌、松下牌等产品在当地市场上占了很大的份额,平均每台售价1.68万日元。灿坤决定打入这一市场,灿坤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后,设计制造了品质更优越、功能更齐全的铁板烧,每台售价只有9900日元。次年,EUPA铁板烧上市,迅速成为日本市场上的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