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动物的作文>有关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事件【各一篇】

有关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事件【各一篇】

详细内容

有关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事件【各一篇】(一)

关于人爱护动物的故事和伤害动物的故事

被动物的眼神打动:野生动物摄影家冯刚的故事

像都市里见惯的房产展一样,这里满眼是房产楼盘的广告,有关生活品质的描述和许诺总是花样百出充满诱惑,但在观众心里,最有意义的,只是价格和数字。

如果这时,视野里出现了一片荒野风光,一群安静的羚羊、奔跑的野马、起飞的野天鹅呢?

初看极不协调的两种展览,被并置一处,仔细想来,却也是有趣味的生活比对和提醒:关于生活,关于家园,关于世界

意外的“风景”——

购房节上多了“野生动物”

一场“台商购房节”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不少看房者忍不住在一个摄影展前驻足,骋目画面中西部特有的纯净蓝天、苍凉大地,与野生动物们单纯安详的眼神相对。每张摄影作品底下,都有一段故事,介绍野生动物知识,讲述拍摄的背景和经历。从画面到文字的震撼和感动,让有些人去了复来,有人干脆“搬”了照片回家,以示支持。

许多照片就这样卖出去了,让主办者颇有些意外。将摄影展办在房展中间,本有些无奈,因为借助了有心的房展举办者相帮,才能够免了场租费负担,让作品得以与观众见面。

从英语教师到野生动物摄影师,“五十学吹打”——

他相信“超越自我必定成功”

安然坐在他的野生动物风景中央,个子不高、身材瘦削的冯刚,看上去与普通观众一般无二,没有所谓著名摄影师、“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的荣耀感。难以想象,就是他,为了拍到珍稀野生动物图片,曾3次登上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次进入博斯腾湖,30余次去北山羊栖居地,35次赴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卡拉麦里山无人区……

冯刚喜欢在他的课堂和演讲里告诉学生们:“超越自我,必定成功。”他的人生经历恰是一个例证。

16岁时,冯刚随父母从上海迁到新疆。江南人头脑活跃心灵手巧的天赋特性,使他学一样像一样,即使在最枯燥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变通之道。喜欢摄影,始自高中,他用铁皮罐头做放大机,用缝纫机缝皮腔。1972年,下乡到伊犁牧区的他,发现有人利用照相之机骗取农牧民的钱财,气愤之余,借来相机为大家拍照,后来又在公社干部支持下开起了照相馆,说起“许多牧民人家有史以来第一张照片都是我拍的”,至今仍觉得十分快乐。

回到乌鲁木齐,只高中学历的冯刚,凭着强烈的责任心、执着好学的劲头和良好的语感,很快成了一所重点中学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一教数十年。

真正从事野生动物摄影时,冯刚已48岁了,出发点是因喜欢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

一类节目,发现所有画面都是外国人拍的,国内画册大多拍摄的是动物园失了野性的动物。

那是在1995年的暑假。想试试看野生动物到底有多么难拍的冯刚,花了近2000元买来第一架进口相机,从镜头、三角架到汽车都是问朋友借的,在一片“都快成老汉了,还折腾啥”的劝说声中,驶向山野。那一次,他居然第一次就拍摄到了清晰的野驴画面,那些俊逸灵动的生命形态,让他以往对于驴的“笨”、“蠢”、“丑”的浅薄偏见轰然倒塌。

从此,他所有的节假日都扔到了野外。50岁拿到驾照,51岁买车,几乎倾尽所有,冯刚一步步迷上了野生动物摄影。

罗布泊,3个月,守候仅存千匹的野生双峰驼——

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段冒险

从1995年至今,冯刚拍摄了以新疆有蹄类为主的50余种珍稀动物。长年累月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其中艰苦可想而知。更何况,冯刚所处的,大多是无人的荒漠、山林及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不仅艰苦,更有危险。每次出门都是一段冒险,每一次结束也都留下一段新体验新故事。在冯刚,乐远大于苦。

为得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的最佳照片,他自费9次到卡拉麦里山;为证实乌市南郊出现北山羊,利用双休日多次前往拍摄,终于有关杂志发表了专题报道;为拍摄鹅喉羚,曾冒着一场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暴风雪,在刺骨寒风中连续拍摄,手脚冻僵;曾沙漠徒步14小时,严重脱水,直至被同伴开车找到……

“1998年7月30日,我第9次进卡拉麦里拍摄蒙古野驴。那时51岁,还算年轻。我一天可以跟着驴跑30多公里。驴抬头,我就蹲下,驴吃草,我就赶紧拍。那会儿真是最幸福的了……但是跑着跑着我发现,自己迷路了。”

“在5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人开始脱水。我在摄影架上绑个塑料袋,竖在一个小坡子上等待救助,还写下遗书,喝过自己的尿。就在找路时,突然看到西北方向尘土飞扬,十几只野驴结伴而来。我又拿起相机,连拍了四五十张照片后,奇迹来了,前方两公里的小山坡上出现了我的车……是野驴救了我!”

“拍摄野牦牛有一定危险性。在接近到100米时,我拍了2卷,还想再近点,这时野牦牛冲过来了,幸亏我带了鞭炮,点燃后,把它吓跑了!”

更难忘的经历,是去年初在罗布泊地区花3个月守候现存不足千匹的野生双峰驼。

“白天也是零下10摄氏度左右,牛奶冻成了奶块;馕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啃一口,嘴唇上都是血。每天一早就进入掩体„上班‟,等了整整76天,寂寞到每天对着录音机说话,唱„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野骆驼就会到来哟‟给自己打气。然后,终于到了那一刻!看着它们一步步走过来,那种心情,是狂喜,也是悲欣交集……”

那次,冯刚拍到了全国最清晰的野骆驼照片。

由于在环保方面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四项国家级环保奖——

自创“伪装潜伏拍摄法”

“野生的动物真的很美!面对它们,你一定会赞叹自然的伟大。”采访中,冯刚不时会这样感慨。

一位参观者留言:照片上最打动我的,是动物们的眼神。但愿它们只能看到人类的摄影镜头,而不要看到枪口和别的什么凶器!

的确,在冯刚的照片上,几乎所有野生动物都有着懂事的眼神、安逸的神态和鬃鬣飘拂、灵动矫健的身姿,自由自在,又单纯可爱。

野外拍摄久了,冯刚有了自己的“守则”:大自然是动物们的家园,人类作为入侵者,首先要尊重它们,珍惜生命;拍摄是为了展示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绝不应伤害它们。他宁可舍弃动物奔跑的壮观、漂亮场面,绝不驱车穷追猛赶,因为动物们会傻傻地狂奔直累到倒地不起。

为了能最大限度接近拍摄对象,他自创“伪装潜伏拍摄法”,多是利用盗猎者的掩体改造而成,离开时,他总会摆上一张小卡片,写上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劝勉。西部高原日渐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为动物们心痛,时常可见的带血的黄羊皮、剥了皮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被盗猎的残忍痕迹,更让他有危机之感。他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有关动物保护的理论和做法,并在文章或讲演中表达。

他有做教师的好口才,从新疆讲到北京、杭州、深圳,对象主要是大中学校的学生,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更讲西部珍稀动物们的生存境况。每次出门,他都带上大量宣传资料,走到哪,发到哪。仅去年底的一个月里,就演讲了21场。在杭州,原定3场的报告,最后变成10场。

由于在环保方面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四项国家级环保奖。

这让他更快乐而自豪:一个普通人,为了乐趣而做事,因为执着和舍得付出,人生有了于社会有益的更大意义,有了不那么普通的亮色。(

有关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事件【各一篇】(二)

关于动物保护调查报告

引言

“告诉你的孩子们吧,世界上有很多存在过的,却不被他们知道的,已经灭绝的物种,这个就是,这个也是。他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却仅仅在几十年间就灭绝。一共有多少物种灭绝了呢?现在又有多少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灭绝还会不断的继续下去么?正是因为人类的漠不关心才造成了物种的灭绝,现在我们有义务保护这些生命”这一段话是摘自09年的法国电影《海洋》。这一段话深刻的指责着人类的出现对于动物大量灭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强烈呼吁人类应该在此时此刻负担起对生命的保护的职责。

中国动物保护现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虽然野生动物是国内唯一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但它们也时刻面临着厄运。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里随时可以见到被人捕杀后的藏羚羊的残缺不全的尸体;在广东那里的人们至今还在食用在国家保护范围内的蛇、穿山甲、果子狸等等野生动物;最近辽宁省沈阳市野生动物园里又发生了饿死11只东北虎的事件。

至于驯养动物在我国的保护根本谈不上,近年来一系列的有关人类危害动物的丑闻频繁出现,虐待动物的现象更是怵目惊心:刘海洋泼硫酸烧伤动物园的熊;某女子用高跟鞋踩死小猫;动物园“克扣”大熊猫的食物;某野生动物园杀了老虎卖虎骨酒;以及令人震惊的“活熊取胆”事件,等等,这些个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被曝光,引得读者们当下的感慨、深思,更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希望用法治来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引起现状的原因

1.文化传统

我们经常说“吃什么补什么”,吃胆补胆,吃肾补肾,吃血补血,大量的动物被我们当成食材,更有一些人是什么稀有吃什么,什么昂贵吃什么即便是国家明令的珍惜动物也要吃,这当中常见的就是蛇胆、熊胆等,像是上文提到的“活熊取胆”。

2.经济利益

为了压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养殖动物场所残暴虐待动物,包括给活猪,活牛上市前活生生地注水;活剥动物皮毛。甚至不是农业动物的家猫,流浪狗被偷走贩卖,在市场上活活被热水烫死,用棍棒打死。还有在商业利用动物的驱动下滥建动物园和所谓的野生动物园,发生广泛的虐待动物问题,大部分动物园急于引进动物牟利,使绝大多数动物被囚禁在条件极为低劣的环境里。又因亏损或经营不良,使大批动物常年处于饥饿和疾病的痛苦中,慢慢地在死亡。更有甚者,很多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开办马戏表演,用毒打和饥饿强迫动物做把戏,走钢丝、钻火圈。老虎被拔牙、拔指甲后用铁链拴在水泥地上让游客拍照。

3.法制缺陷

我国在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很不健全,依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和环境状况公报结果看我国仅保护濒临灭绝的稀有野生动物,没有普通动物和养殖动物,并且没有考虑到动物的基本利益其次对残害动物的制裁不足,因而导致极多故意伤害动物的事件。例如,尽管亚洲黑熊在野外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已列入附录I受到严格保护并严禁国际贸易,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却只将亚洲黑熊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并允许养殖和利用。这非但未能减少野外盗猎的发生,而且造成了国内归真堂“活熊取胆”为目的饲养场的泛滥。但尽管残酷虐待动物的行为以遭到广大公众的谴责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近年来这些活熊取胆场中黑熊的数目却仍是有增无减。

4.观念问题

我国在动物保护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晚,国人在这方面的观念浅薄,还是有大量的乡村城镇人认为人是动物的主人,人可以利用,猎杀,关押动物并不负有法律责任。

动物保护现状的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我国相关动物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条例,并可以在相关地区制定相关制度,严格保护动物切身利益,让人们树立起对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我们应加强动物保护工作经验的国际间交流和合作,与世界同步,大力在社会上宣传保护动物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要给偏远地区的人们普及动物保护知识;最后一点,我国要坚决严厉制裁偷猎和贩卖动物者,严厉打击因自身商业利益猎杀动物、利用残忍手段从活体上取皮、取角、取药等严重行为。

总结

人和动物理应和谐相处,但却因为人们的各种欲望,使得动物不断地走向灭绝和濒临灭绝,就像《海洋》的导演在访谈时说的“我觉得人与动物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很多年前,人类很害怕大型的食肉动物,但是现在这种关系好像反过来了,因为人的存在,大型的食肉动物变得越来越少,我们不再害怕它们,甚至要把它们灭绝。其实,这真的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我记得有一位名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比只剩下人类的世界更不人道的了。”

有关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事件【各一篇】(三)

我与动物保护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正日益深入人心。保持生态,与动物和谐相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共识。众所周知,生物圈中的每一种动物都维持着各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平衡与稳定常常被打破,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乃至濒临灭绝,进而造成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急剧锐减。这就不断促使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的结论只有一个,这就是人类必须保护动物。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鸟类、动物、保护区

在人类的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也不断发展,但人类始终都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从最初的原始社会,人类捕捉一些小型野兽,而且也在预防其他大型猛兽的袭击;一步步,人类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逐步地慢慢远离原始的捕猎,采取一种以种植、饲养、采集为主的一种生产,但也渐渐形成一种一种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如中国古人云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古朴思想。到当今社会,人类已经步入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的意识也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建立了许多的动物保护区,动物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许多普通人都都具有一种怜悯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但很多认为因为动物很可爱,所以我们不应该伤害他们,而应该保护他们。但很多人不知道保护动物有着他更巨大的生态学寓意。因此,我们需要

先弄清楚动物地存在对我们所具有的巨大意义。

通过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价值,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去爱护、保护好这个地球上的动物,我们也就更容易明白当前我们所作的一切关于保护动物的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

当我们明确了对于动物的保护的目的,不能仅仅就怀着一颗对动物的爱怜之心去为他们着急。我们需要采取实际的行动去保护好他们。对于动物保护的手段,现在主要体现在这几种。①加强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全国的野生动物做一个详细的普查,摸清我们现有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而明确哪些动物是处于濒临灭绝的、哪些是数量正在减少的、哪些是有特殊科考价值的等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从而将不同的野生动物列为不同等级的保护。通过动物保护的立法,就可以有效地制约人们对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动物免遭人类的伤害。到现在为止,动物保护的国际法也已经有了很多,比如《鸟类保护国际公约》、《国际捕鲸规则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等一系列国际之间的动物保护国际法。正因为这些国际法的存在,使许多的野生动物可以免受人类的伤害。比如,《捕鲸公约》的通过,限制了人们每年捕杀鲸鱼的种类和数量,使地

球上最大的海洋动物鲸鱼得到保护。并从1986年开始禁止对所有的鲸鱼进行捕杀,正因为国际间的共同努力,使许多鲸鱼逃脱了灭绝的厄运。②设立各种保护区。对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先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早已被人类所侵占。为了保护动物的仅有乐园,我们完全有必要去划定一片区域来给动物们活动、生存。对于一些有许多野生动物的区域或者存在着一些濒危的野生动物区域,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它们,我们就应该在他们活动的范围划定保护区,在保护区禁止各种破坏那里的生态环境。在我们国家也成立了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如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在四川、陕西、甘肃公建立了14个,面积达4242km^2。通过建立整片的保护区后,以及各种有关措施,大熊猫的数量不断上升,使大熊猫这一独特的群体得以生存下来。在我们广西,我们也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力地保护了广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③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知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投身于保护动物动物活动中去,平时那些伤害动物的行为才会不断减少。就像大家都知道爱护鸟类,才会不去伤害它们,自觉地去爱鸟护鸟。只有通过各种有效地保护动物的手段,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动物,让它们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虽然我国建立了许多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制定了很多的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也挽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仍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建设,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大西北地区沙漠化日益严重,沙漠吞没了众多的草原,使草原动物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乃至已经灭绝,如新疆野马、新疆虎在我国灭绝,野骆驼濒临灭绝。2007年华南虎事件的爆发,引起了人们重大的讨论,许多专家以命担保不是真老虎,许多普通百姓也抱着质疑的想法,但我们每个人何不是都极其希望周老虎拍到的是真老虎。呜呼哀哉,到头来只是一场闹剧,但中国野外不可能存在野生华南虎的事实刺痛了多少人的内心。不仅大西北地区,我国的许多地区环境都遭到破坏。许多的河流被工业污水污染,森林被破坏,动物被捕杀„„等等一系列问题仍旧突出。可以说当前我国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是“点上建设,面上破坏”,整体形势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局面,应该多管齐下,既要进行强有力地系统整顿治理,也要调动方方面面的保护积极性,应用各种模式进行自然保护,努力增大建设保护的“面”,最大限度的缩小破坏的“面”,以此来不断改善我国的动物生存现状。

对于我国动物现状的一个发展,我在此希望用我的一个成长的经历来从侧门反映,也同时记录我与动物交往的那段深深的回忆。我的家乡位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那里的地处北热带,地势多以山地为主,河流湖泊较多,三青水秀,在整个县的区域中,拥有大小众多水库,以及拥有一些大型农场,因此我们那里拥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我的村庄原本坐落于深山之中,在解放后,国家大兴建设水利,便把我们村庄搬迁了出来,坐落在了绵延不断的山峰脚下。在村庄后面是

一片片的群山,在群山的环抱处则是两个中型的水库,山上长着许多树木,杂草也长得特别茂盛,环境很美。因此小时候,在我们村庄周围不管是水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野生动物都异常的多。我小时候接就触过的很多美丽而又奇特的动物很多,有多大二十几种的野生鸟类,如形状各异的翠鸟、老鹰、猫头鹰、话梅、白鹭,还有其他的野生动物,如野猪、野鸡、狐狸等;蛇类有眼镜蛇、竹叶青、五步蛇等,鱼类就更多了。正因为见识过这么多可爱的野生动物,所以从小我就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小时候也见到许多野生动物被捕杀,曾经我就见过村民在深山中捉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猴面鹰的两只幼鸟,当我第一次见到这种非常独特的鸟类,我就非常的好奇,至今都留有深刻的影响。有些村民有时喜欢到深山里打野猪、野鸡,但后来野猪、野鸡就渐渐没了踪影。对于最常见的是用自制的火药枪打鸟,每年到白鹭回来的时候,整片整片地飞来飞去,但总有一把黑乎乎的枪口正对准它们。我也很小的时候就对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就开始养鸟。在每年鸟类繁殖的暑假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