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孙悟空好坏辩论会

孙悟空好坏辩论会

详细内容

孙悟空好坏辩论会(一)

试析孙悟空形象由魔成佛的发展过程

摘要:《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作者塑造的最主要的人物,通过叙述石猴的成长历程,出生,学艺,闯龙宫得宝,斗地府,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由一个不受约束天真烂漫的可爱小猴子到学得本领号称齐天大圣令四海臣服,然后在取经路上降妖伏怪,惩恶扬善,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禅经大会上受封斗战胜佛,说明小说的主旨:人性有善面,有恶面,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收心行善由魔转佛。这一主题思想也贯穿小说始终。这一主旨也与佛教思想有紧密关联。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物,作者着墨最多,他的故事家喻户晓。通过叙述石猴的成长历程,出生,学艺,闯龙宫得宝,斗地府,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由一个不受约束天真烂漫的可爱小猴子到学得本领号称齐天大圣令四海臣服,然后在取经路上降妖伏怪,惩恶扬善,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禅经大会上受封斗战胜佛。

一、悟空出世与众不同

悟空的出生: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悟空出生在东胜神洲的花果山上,这里风水好,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山顶上,有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合一年365天,二丈四尺围圆,合农历二十四节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盖自开辟以来,受天地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天迸裂,产一石卵,化作一石猴,一出生便就学爬学走,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皇大帝。这段描写十分神奇,说明孙悟空的的出生不同于一般人或猴,似乎注定了他与生俱来的神性。

石猴每日与群猴跳树攀枝,采花觅果,青松林下任他顽。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日群猴闲来无事,呼兄唤弟,顺河流爬到山上,发现源流处有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原来此水一直流到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大家都不敢进去,有猴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我等拜他为王”。无人敢应,石猴跳出应声叫道:我进去!纵身跳入瀑布泉中,一看,明明朗朗一座神仙洞府啊,正好住人,真是老天赐予的福地,石猴喜不自胜,跳出水外,对群猴道:大造化!里面是天造地设的家当,是我们的安身之处。于是呼朋唤友,带领群猴进去。

这时的悟空很有心眼,在群猴喜不自胜之时,提起前言:列位,人而有信,你们说过谁能进去就拜他为王。众猴都很佩服他,听后拱手伏地,拜他为王。美猴王每日在山中领一群猴子朝游暮宿,不胜欢乐。这就是孙悟空初时的可爱形象,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有点争强好胜,天真烂漫,这多象一个人的天真孩童时代。妖就是植物或者天地灵气生成者为妖,而妖魔是阴险,狡诈,冷酷无情,常常害人的,他却一点也不坏。同时仁义是儒家的道德观念,他在刚出生时就能引用儒家经典让群猴言而有信推举自己为王,可以见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

这不寻常的灵气与勇气,预示着他日后必定有一个不同一般的人生之路。

二、学得本领后大闹三界,反抗天庭,因他自视甚高,敢于藐视权威。

孙悟空学得本领后,大闹三界,反抗天庭。

尽管他是只猴子,却具有人的性格特点。他怕死,所以远渡重洋的踏上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漫漫路程,后经祖师传道,习得本领。

他从菩提祖师学道,学得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在龙宫,强行索要兵器,吓得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阳寿到期限后,他在冥

府打得牛头马面东躲西藏,十殿阎王躬身作揖,自己销毁了猴子猴孙的生死薄。他敢自称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他的法术很高,众天兵天将奈何不得,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捉住他,在斩妖台,刀砍斧剁,火神雷神伤不着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倒炼出来个火眼金睛,出来后蹬倒八卦炉,摔倒老君。

他好名好胜,两次反下天界,头一次初登仙界,被封为弼马温,开始还勤勉尽职,后来得知是一个卑贱官职,感到受了极大的愚弄和侮辱,推倒公案,打出天门。第二次,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宴请各路神仙,做了齐天大圣的孙悟空自视甚高,以为可以去当席尊,没想到蟠桃大会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一气之下,搅乱了蟠桃大会,又跑回了花果山。

他具有人的心高气傲,任情任性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礼法制度极其蔑视,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缚,所以他对天上人间的帝王权贵毫不尊敬,又极度自尊,在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悟空成佛

五行山的五百年定心是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八十一难是磨炼人的毅力与诚心的。

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难道只是为了抱回那几本经书?若时真如此,根本就用不着找取经人,随便让哪个神仙菩萨的把经书送到就是了。其实取经不过是一种形式,取回经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经过程,是取经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对悟空师徒的磨难与历练。

孙悟空有着对天宫对众神的向往,但他误入歧途,无法无天,蔑视天宫天

条与如来法力,所以被压五行山下,受苦受难。为了使其彻底改变,深刻正确认识自己,导引他到正轨上来,于是如来指引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

唐僧揭掉金字压贴,救悟空出五行山,他向唐僧拜了四拜,这在古代是最重的礼。因为他在山下五百年动也不能动,风吹雨淋。所以他对唐僧怀有感恩之心,十分尊重、孝顺师父。

取经路上所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妖魔鬼怪的威胁和自身的弱点等对师徒众人都是一个个的考验。这种磨难要靠悟空师徒在人世间一步步的亲身经历,并不能一筋斗翻个十万八千里却取经那么容易。

路途艰险,悟空降妖伏虎,杀死强盗,勇往直前。但悟空的杀生与唐僧的一味行善,师徒二人心生间隙。

未戴紧箍咒前悟空是如何对待唐僧的责怪:说明紧箍咒对悟空的作用十分强大,起得作用十分重要,唐僧只要见他不听话,就会念咒。没有了紧箍咒,孙悟空来去自由,他本来就不受别人的气,不受别人的话。紧箍咒就象法律条规,有了约束,从此后,悟空就变得很温顺了。

在一山中,路遇六强盗,悟空将其全部打死,唐僧道:你十分闯祸了,他即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都打死。无故伤人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全无一点慈悲好善。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我五百年前在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以你说这般话,我就做不到齐天大圣了。三藏道:只因你这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五百年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还象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

这悟空一生受不得人气,见三藏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道:你即是这等说我,我便回去了。一纵身早已不见。撇下唐僧一人。

悟空是没有约束,性泼凶顽,来去自由的。

观音赐唐僧紧箍咒一顶,又教咒语,若悟空不服使唤,即念此咒。

悟空不听唐僧的话,离开唐僧,来到东海龙宫,龙王以西汉张良三进履的故事劝诫他回去: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龙王的这番话以及被众天神视为异类的痛苦心理,使他回到唐僧身边,最终诚心诚意的保着唐僧。

悟空被哄戴紧箍咒后,只要唐僧一念,就会头痛。

唐僧问悟空可听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口里虽答应了,心中还怀不善,暗中欲下手,举棒要打唐僧。唐僧急念咒语,悟空只向师父求饶。唐僧问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不曾敢打。欲寻观音,三藏说观音知晓此法,他念起来你就死了。尽管唐僧有时迂腐无能,但他仍得心甘情愿地与他做徒弟,从此受了师父的约束,随他西行,再无退悔之意,行者这才死心踏地,收了心。

在取经路上,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

三打白骨精,悟空认得妖怪,而唐僧不辨是非,不分人妖,错怪悟空杀人性命念起紧箍咒,赶他走。孙悟空在打白骨精时的心理是打与不打之间犹豫,又想保护师父不被妖怪捉去,又怕师父念咒责怪。尽管唐僧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唐僧用断绝师徒情义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他被师父错怪心中十分难受,跪下叩头道:想当年被夺五行山下,幸师父救脱吾身。苦苦哀求唐僧留下自己。临行还对唐僧拜别,又嘱沙僧护好师父。

驾云回花果山的路上,悟空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对遭师父贬悟空伤心不已。一旦唐僧需要他救,孙悟空总是毫不迟疑的回来。

孙悟空好坏辩论会(二)

一辩稿3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开始进行辩论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辩题是立足于《西游记》这本书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的,所有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和评论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范围,否则这个辩题就将失去意义。我方的观点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结局是喜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两个重要的概念:喜剧和悲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为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悲剧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展现与非常态命运的抗争,同时也比喻不幸的遭遇。从传统意义上我们简单地理解为喜剧是好的、圆满的结局;悲剧是不好的、令人遗憾的结局。因此,我们讨论此辩题的意义在于在《西游记》中对于孙悟空个体来讲,他是否获得自己所追求,自己内心所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判断标准是: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是否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实现自我成长。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个人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孙悟空取经的过程是他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孙悟空虽是一只猴子,但他有思想、有追求。他想让自己和人一样,让自己融入人的世界,变成社会人,所以他去学人穿衣、学人礼、学人话。经历了从不曾熟悉的世界的种种到在如来的指引和自己的努力下,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成功地由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融入社会,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恐怕孙悟空还是那个无法无天,成天和猴子们混在一起,只知个人快活享乐的泼猴罢了,不能不说人的一生在无知和空虚里度过是一种悲剧啊。

第二、孙悟空实现了自身的个人价值。孙悟空最终被封为了斗战胜佛,在大乘佛教中,佛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是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而斗战胜佛的含义是战胜一切私心偏好,秉持“无我”正见,与“我要、我想、我厌、我畏”奋斗。对于孙悟空来讲,他在取经途中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克服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所以,被封为斗战胜佛不仅是对孙悟空忠于职守的褒奖,更是他能抛却内心原本的躁动和嗔念,由不谙世事成长为“随心所欲不逾矩”,完成了心性修炼,成就正等正觉的标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更是让自己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第三、孙悟空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途中斩妖除魔、见义勇为,为百姓除去了不少的祸害。取得真经之后,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为百姓、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孙悟空的结局是喜剧,谢谢。

孙悟空好坏辩论会(三)

正方:孙悟空比猪八戒更适合做丈夫

反方:猪八戒比孙悟空更适合做丈夫

自我介绍

正方

正一:谢谢主席,很久很久以前,癞蛤蟆想追求白天鹅但白天鹅不屑的想

正三:要是我长成你这个样子,我早就去死了。

正一:蛤蟆不服,那猪八戒不是活得好好的吗?猪八戒听了之后是相当的郁闷。正二:我正在给师父化缘呢,招谁惹谁了啊?

正一:猪八戒没化到缘,大摇大摆地走回去了,遇到唐僧,唐僧问:“你怎么空手回来了?脸还被打肿了?”

正二:我去问仙姑化缘,他不肯给东西还打我了

正一:你跟她说什么了?

正二:我跟她说:“仙姑,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

反方

一辩:大家好我是高翠兰,那一年,我抛弃了八戒嫁给了这猴头。我以为今后的生活会幸福美满,可幸福是短暂的,事情的真相是„..

二辩:那一年,观音告诉我老孙,要修成正果必须要有一段尘缘,望着高小姐拿期盼的目光,我配合了一下。然而,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让我瞬间逃离了这24小时的婚姻。

一辩:万念俱灰之际,我给八戒挂了电话„

三辩:我老猪不贪求什么正果,只想要一段尘缘。接到电话,惊喜万分,我答应她(主席:对不起,时间到)即使时间到了,我还是要答应她,告诉她:“我爱你”

一辩陈词(3分钟)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话说唐僧四人西天取经过后,孙悟空与猪八戒本该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怎奈天意弄人,他们两偏偏幻化成了世间上的两种男人。那么孙悟空与猪八戒究竟谁更适合做丈夫呢?我方认为:选品质,选()理由如下:

第一:从外在条件来看,猪八戒长的是抱歉了点,虽说长得丑吧不是他的错,但是你出来吓唬人就是你不对了吧。瞧把人家高老庄的高小姐吓得,半年不敢出门。而我们的美猴王孙悟空就不同了,即使不像明星那样满大街都是海报与广告,却也算威风潇洒。

第二:从能力来看,孙悟空的本领更为强大。妖魔鬼怪刀山火海都挡不住火眼金金的如意棒。而在花果山上的他,更是和孩儿们打成一片。所以,孙悟空不但是妻子们的好丈夫还是孩子们的好父亲,好榜样。

第三:从性格来看,孙悟空显然是更有责任心更加专一。猪八戒是,这个女朋友我喜欢,那个女孩子我也要。他倒是春光灿烂了,却让自己的妻子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无奈自己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也许对方辩友会告诉我们,猪八戒是花嘴不花心呀。你没看见在取经路上他遇到一点困难总是告诉我们,干脆分了行李早回高老庄得了。人家可是总想着高老庄,高小姐呀。这其实是因为猪八戒实在是没有女人缘。大家想想,如果女妖怪们不是对唐僧而是对猪八戒情有独钟的话,那猪八戒还会对高小姐念念不忘吗?而且,像猪八戒这样的男人,遇到点挫折就选择退缩与放弃,那么家庭生活中,如果遇到一点什么小矛盾,他还不立马要闹着分家离婚吗?倒是孙悟空永远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粉身碎骨也永不言弃。像他这样的男人虽然不会在嘴上哄你开心,虽然不会刻意的为你制造太多的浪漫与心跳,但是呢却一定会陪你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情感的生活中与你相濡以沫,共同品味一起吃苦的幸福。所以如果您的身边也有像孙悟空这样的男人,那么,请不要犹豫,因为你盼望着的那个人其实一直活在你的身边。谢谢大家!

反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辩词可谓精彩绝伦,可是您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做媳妇儿不知媳妇儿难啊!再次,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偏颇之处。

其一,对方辩友说孙悟空长得帅,孙悟空长得帅吗?黑头毛脸罗圈腿红屁股,哪点帅啊?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孙悟空是一个有责任心专一的人。可是从西游记当中我们只知道他对事业专一有责任心。对方辩友如何推论出对事业专一的人一定对爱情专一呢?天龙八部里段正淳对大理王朝可是忠心不二的,可是他却有一个老婆五个情人,这叫专一吗?对方辩友?第三,对方辩友说专一就一定适合做丈夫,不专一就一定不适合做丈夫,那为什么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呢?”判断好丈夫的标准绝不是用好色还是专一可以评价的呀!

我方认为八戒比悟空更适合做丈夫。所谓适合做丈夫,其标准至少有二。其一,他能为家庭的稳定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二,他能够给妻子更多的情感满足。孙悟空神通广大,固然是事业成功的金领阶层。但猪八戒也是统领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在西天修成正果,属于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他们二人均能为家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而判别谁更适合做丈夫却不能以谁本事大挣钱多为标准,要不怎么说“男人有钱必学坏,女人学坏必有钱”呢?

其次,让我们看精神方面。猪八戒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目标决定了他更能为妻子提供情感满足。因而他适合做丈夫,八戒念家有情趣,懂得讨老婆欢心并以追求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为目标。而孙悟空个性自由独立,崇尚不羁的生活,家庭的理念与他格格不入,家庭对与他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与束缚。就像戴在头上的紧箍咒,总有一天是要挣脱的。今天作为一个女性面对这样一个辩题,我想在座的各位女士和我一样都深深的懂得选择丈夫的好坏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善解人意心疼老婆却不免好色的男人,在携你上街时可能会回头去看后面的辣妹,但当他俯身吻你的时候你依然会觉得美妙。而一个只爱江山不爱美人只要自由不要家庭的男人,虽然对别的女人不会有非分之想,但对于枕边的你,同样没有分内之想。聪明的女人当然选八戒做老公。谢谢!

攻辩(提问30秒,回答1分钟)

正方二辩提问

正二:谢谢。请教反方二辩同学,请问你了解猪八戒同志的风流史吗?

反二:对不起,我不是同志。

正二:谢谢。那您敢不敢当着大家的面说一说猪八戒同志的风流史呢?

反二:好。猪八戒他看到美女之后两眼放光,看了几眼。可是我刚刚见到我方一辩或对方三辩出场的时候,场上一样尖叫连连呐,连对方二辩不也是偷偷也看了几眼吗?!这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正二:可是对方一辩告诉我们看完以后她会来吻我,可是吻一个人的时候想的却是刚刚看到的那个人,这不是猪八戒好色的表现吗?

反二:我们说男人好色是对女人最深情的赞美,它是对女人一种崇高的称赞。对方辩友他只是说我看了几眼,然后我吻了自己的老婆,我心里想的是别人。那么对方是不是说在今天我们的辩论中,看到我方一辩之后,然后跟你方三辩在探讨的时候心里也在想着我方的一辩呢?正二:可是称赞也要称赞自己的老婆,称赞别人的老婆可不是好老公啊.

反二:话可不是这么说啊。我可以说对方的三辩长得非常美,对方二辩非常有口才,可是并没有人说我不对啊?对不对啊?

正二:好,那您能给我解释一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意思吗?

反二:江山易改本性难易的意思就是说像孙悟空这样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是永远也当不了老公的。他必定要挣脱婚姻的束缚。

正二:可是孙悟空取经之前他是自由啊,取经戴上金箍咒他就不自由啊。就像男人结婚之前他自由戴上结婚戒指之后他就忠于他老婆了呀!(时间到)

反方二辩提问

反二:谢谢。有请正方二辩,咱们接着刚才的问题谈。我们说婚姻之后是不自由,所以说孙悟空他追求自由的个性就和婚姻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说婚姻对于孙悟空,如果他迈进去就是一个紧箍咒,对方辩友你说对不对呢?

正二:如果一个男人认为戴上结婚戒指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的话,为什么那么多的男人对着自己喜欢的女人要掏出戒指呢?

反二:可是我们知道孙悟空没有婚姻家庭理念,难道你要让寂寞嫦娥舒广袖,到爱情的沙漠去与猴共舞吗?

正二:对方辩友明明说自己是猪八戒,现在又说孙悟空没有爱情,您不是孙悟空,您怎么知道他没有爱情呢?猪八戒同志握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孙悟空同志握着老婆的手,只想一生跟她走,这样的好男人到哪里去找啊!选择好老公,选择孙悟空!谢谢!正方三辩提问

正三:我想请问反方三辩有没有过女朋友。

反三:能保密吗?

正三:请回答,谢谢。

反三:那我还是说真话吧,我有女朋友而且她现在就坐在台下。

正三:好,那你就一定就知道女人需要什么了。我想请问你,一个女孩子对男朋友的要求都有哪些呢?

反三:我只知道我女朋友对我的要求。她说“你要对我好”。

正三:那在你们恋爱的过程当中,对方辩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孩子对老公的要求又应该有哪些呢?

反三:我觉得我现在是凭着一个少年的憧憬,凭着一些逻辑的分析和一些经验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