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图
详细内容
篇一:《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设计》
2012年3月22日第6周
2
篇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杨洞中小学校——王玉芬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个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评价,突出素养;注重拓展延伸。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能在读中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表达的感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和爱好和平的情感。2、品析诗,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
3、有感情的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和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1、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通过看,读,说写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媒体资源的准备与应用
收集世界上目前还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收集有关春天大自然美景的图片
在学生看课件后导学谈感爱,再反复朗读诗,让学感觉大自然的美好的和宁静,
通过对比加深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设计过程
一、享受春天、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蔚蓝的大海,沙滩,夜空,草地的美景,我们可以在这里放风筝„„
出示课件,展示春天图片
学生描述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描述想象中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与宁静。学生体会到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下文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能享受春天的遗憾奠定情感对比的基础。
二、研读诗文,回味灾难
师: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多么幸福,尽情享受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享受着春天)然而此时此刻,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在隆隆的战火中,
出示课件:伊拉克战争的场面
通过观看战争的画面以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交流并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战争强大的破坏力以及带给动物和人类的伤害,体会到了战争的苦涩,从而憎恶战争的情感早已悄然萌发!)
2、自由读课文:
师:读时老师有要求:读准字音,,共有几个小节,哪几个小节有相同的地方。
(1)检查:出示生字指名读
(2)指名说有几节,哪几节有相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3)师: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指名读第一节,(指名说说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你觉得该怎么读,师相机指导读抓重点词,读出快乐、伤心、憎恨、疑问重点指导朗读诗歌后两句。)
(4)请同学们自由读1——4节中的其中一节(用刚才讲的方法去读)
(5)谁愿意读来大家听一听(评价: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啊,讲讲你的感受(师:原来你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了))
(6)谁还愿意来读,指名读,再有感情地齐读1——4节要读出对战争的憎恨之情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不错,我们再来看看这四节分别写的什么?
3、学习1~4小节
(1)指名说分别写什么
师:这些都被战争破坏了,出示对比图片后板书
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大海____?___战舰水雷
沙漠____?___坦克大炮
夜空____?__发射导弹
草地____?___地雷碎片
(2)说话练习:
师:除了这些破坏外,,如茂密的森林本来是鸟儿栖息的地方却隆隆的炮弹炸毁了鸟儿无家可归。想像一下还有哪些,说说
出示课件,展示战争灾难
师:战争留给我们的只有:痛苦、悲伤、憎恨,还有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梦幻„„师:看了这些之后你们一定能把作者心中的疑问说出来
师带着感情说:大海本是„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学生回答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四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语气一样吗?该怎么读?指导练习朗读。
(3)同学们齐读1~4小节。再次去品味战争的灾难
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大海____?___战舰水雷
沙漠____?___坦克大炮
夜空____?__发射导弹
草地____?___地雷碎片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和朗读激发出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4)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的吗?
(板书:痛恨战争)
示:我想对________说。
三、充满希望,再享春天
1、如果这时有个希望,你最希望什么?(板书:企盼和平)
2、生读最后一小节。
师:是啊,这是我们401班的心声,我想这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代表每一个善良的人,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心声吧!(生再读最后一小节。)我想有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不再有战舰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频频发射的导
弹,不再有到处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伤害,不再有痛苦,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和我们一起。
设计意图:过前两个环节情感的对比、积淀,学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
3、反复引读课题:
我想不久的将来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到那时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属于他们,到那时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四、作业拓展
上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把它写下来。:
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设计意图:这个训练促使学生对战争的理解,让维护和平的信念融入内心。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____?___战舰水雷
沙漠____?___坦克大炮
夜空____?__发射导弹
草地____?___地雷碎片
痛恨战争企盼和平
教后反思
语文课要以情动人,从这节课上,创设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钟里,师生共同经历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战争的苦涩,最后希望停止战争,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课师生一起享受激情,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篇三:《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从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树立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观念。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诗歌中四个熟知的景物,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揭示人类爱好和平的美好心愿。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有关战争方面的书籍。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了解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和平,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在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发出了呼吁──我们需要和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呼唤和平的诗歌,在教学新的内容之前,先请大家观察两幅图片。
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你们从这画中得到了那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享受春天)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你们从这幅画中获得了那些信息?想象一下:他们需要什么?(和平)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检查自学情况,解决第一个教学目标。
3、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这首诗每小节写了什么?
(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
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然后指名说说:每一小节写了什么?(老师引导归纳: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梦幻,导弹搅乱了星星安宁的家园,地雷碎片阻挡了孩子们奔跑的脚步,作者代表战争中的孩子发出的心声)
过渡:作者是怎样通过本首诗歌具体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的呢?我们现在进行具体的学习。
4、学习一至四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至第四小节诗歌,然后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前四节诗的内容。(出示课件)
(3)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注意节奏)
过渡:在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破坏的情况下,战争中的孩子祈盼什么呢?作者代表战争中的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心声呢?
5、学习第五小节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从男孩的眼睛可以看出希望、祈盼的眼神。
(2)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图中的男孩希望、祈盼什么?)
三、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给人们带来带来的是痛苦,此时此刻,战争中的孩子最希望什么?(和平)
2、是啊,这是他们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世界需要和平)
3、是啊,“和平”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点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出示图片)让我们为战火中的孩子来祈盼吧——(出示课件)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四、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五、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制止)战争???不幸、灾难……
(维护)和平——鲜花中读书、享受春天……
篇四:《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主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会用“不速之客、祈盼”造句。
2、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感染力。
3、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媒体,思考: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沙漠以及母女俩、敲鼓手类画面,感受到他们生活得非常开心、幸福。)
2、出示媒体: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感受?
(残酷的战争以及战后荒凉的废墟。”)。
3、看着这前后两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前后两组画面的景色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天差地别。)
4、小结过渡:是呀,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里,有不少地方还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他们正祈盼着和平,呼吁着和平,饱受战火的孩子们希望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般美丽而和平的世界!
5、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课题中“春天”的含义:指美丽而和平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交流讨论。
(1)读准并理解下列词语。
l蔚蓝---你还知道哪些蓝?如嫩蓝、瓦蓝、深蓝、碧蓝、青蓝;
l填一填“蔚蓝的()”(如大海、天空、海面等。)(学生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l巡弋:可通过查“弋”的意思,或是联系上下文猜想;(军舰在水域巡逻。)l不速之客:怎样的客人被称为“不速之客”,课文中指什么?战舰和水雷为什么被称为“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课文中不速之客指的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因为战舰和水雷不是海鸥乐园邀请的客人,而且它们侵占了海鸥的家园,所以成了不速之客。)
l频频:联系“频频点头”猜测“频频”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想想课文中“频频发射的导弹”说明了什么;(战争的残酷无情。)
l祈盼: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如企盼、盼望、渴望等。
(2)指名朗读课文;同桌互读,点评。
(3)联系全诗内容,思考:战争让孩子们失去了什么?
(海鸥的乐园—大海;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沙漠;星星和月亮的夜空;滚动着欢乐足球的草地;在鲜花中读书,享受春天。){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图}.
三、研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