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插画
详细内容
篇一:《8、作文插图》
8、作文插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插图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尝试用插图表现作文。
2、运用感悟、联想等方法进行作文的插图表现。
3、培养学会用形象感悟文字、文字创造形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艺术和文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用文本感悟形象,用简便的方式尝试插图表现。
教学难点:文本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字悟形,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请看黑板上几个字“山”“水”“苗”“鸟”,这几个字在你的头脑里有什么样的形象?(教师板书:山、水、苗、鸟。)
师: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组成词。
(高山、花果山、黄山奇松、高山仰止、山重水复、水滴石穿、绿水长流、揠苗助长、鸟语花香等。)
师:谁能够把这几个字所表达的形象画下来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学生黑板前和台下尝试绘画,教师要给予点评表扬。
二、解读课题,明确意义
同学们能够通过字词画出有趣的形象,我们叫配图,如果运用这样的方法,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我们叫做作文插图。
出示定义——作文插图: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作文插图”好吗?教师板书课题。
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插图是什么样的?
(1)出示文章片段一:
“水果拼盘”班长(采用单幅插图的形式)
我的班长叫魏舒婷。她有一头长长的头发,像春风吹拂柳条;两只又大又亮的眼睛,似两颗葡萄;她的鼻子像倒放的萝卜;嘴不说话时是樱桃小口;两只耳朵像二片橙子瓣;最可爱的是酒窝,一笑,酒窝就出现了,真好看„„
(2)出示文章片段二:
小猫历险记(自编童话故事)
(采用多幅插图的形式)
在海边,一只小猫在钓鱼。可是,它钓了两个小时也没钓到鱼,小猫想:我真笨!下海里用网直接捞就行了,于是“扑通”一声跳进了海里„„小猫在海里拼命挣扎,网也不知道
哪儿去了。他随着海浪飘到了鲨鱼生活的地方,一头小鲨鱼看到了小猫,高兴得眉开眼笑,
在鲨鱼张嘴的一瞬间,惊恐的小猫被一只出门旅游的海龟救了上来。
让学生根据文字解读插图或者让学生看插图对照文字,感悟作文插图的创作方法。
二、欣赏作品,文本通透
我们学习课文,为了很好地理解课文,在小学课本上有很多插图,我们看课外书籍,也会看到很多插图,许多作家和文学家也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画一些插图。下面同学们一起欣赏插图的精品。
(1)出示作品一:文学家的插图作品。
鲁迅作品安徒生作品(丹麦)泰戈尔作品(印度)雨果作品(法国)
同学们看到文学家的作品,发现他们插图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手段灵活,简便易行。
(2)出示作品二:古典名著插图作品。
师:下面出示第二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第一作品,它的是什么内容?是哪一部名著上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师:这幅作品用白描的方式表现,线条流畅,任务形象生动,运用了“春蚕吐丝描”。那么你们看画面的打斗激烈吗?采用了什么样的构图方式?(采用对角线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西游记》《西厢记》《水浒传》《朝阳沟》
其他三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找出基本的构图形式,如平行构图、“T”形构图等。师:同学们,我们名著的插图为了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用了不同的构图方式,这样使插图更加生动,所使用的线条疏密有致,极具表现力。
板书:构图巧妙,线条生动。
(3)出示作品三:浏览学生作文插图作品。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可以尝试插图,有许多学生绘制了非常精美的插图,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制作,请同学们浏览欣赏。{作文插画}.
第二课时
三、品读文章,尝试插画
刚才我们同学欣赏那么多漂亮的插图,你们有信心来尝试一下吗?
画一幅好的插图,需要认真品读文章的,老师出示课文片段:
“刚进入‘海底世界’,就听见‘扑通’一声,啊!一条浑身闪着银光的大鱼飞跃起来,像‘鲤鱼跳龙门’!我定睛细看,它长得可真奇怪,身体又扁又长,背上长着扇状的鳍,嘴巴非常大,一双大眼睛闪着光亮„„”
1、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
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与形象、动作有关的关键词。
2、品味文字,设计形象
对每个关键词进行分析,运用夸张等绘画手法表现,教师作示范。
3、理解意境,深化形象
学生根据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理解文本的具体表达意义,设计画面形象。
四、材料作文,创作插画
老师在网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作文,想请我们同学研究一下,给这篇文章插图。多多奇遇记
“砰”!一声巨响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地上有一对狐狸躺在血泊中,小狐狸多多从此成了孤单的孩子。
多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亲被面无表情的猎人粗鲁地拖走,内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他面无血色地在森林里游荡,目光呆滞,神色迷茫,好似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他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被一股巨大的旋流吸了进去。
什么情况?多多睁眼一看,金色的墙,金色的门,金色的床,金色的地板„„总之,一切都是金色的。王冠!王冠!多多吓坏了,赶紧拿来面镜子。人,人脸,镜子里竟是张人脸。这时,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向他走来。他才想到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他连忙理理自己的衣服,中气十足地说:“有什么事吗?”“陛下,有位猎人要向您献上一对上好的狐皮。”“什么,狐皮?”多多吓了一跳,他忙跳下床,向大厅冲去。“这是小人献给您的狐皮。”猎人讨好地说。多多瞅了瞅来人,天哪!正是杀害多多父母的那个猎人。他强忍着泪水,郑重地接过那狐皮,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禁止人们捕杀狐狸。第二天,多多国王就颁布了禁止猎狐的命令,并且呼吁人们要注重生态平衡。
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人与动物和谐地生活着。
(1)品文: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悟境:感悟文章表达的内涵;
(3)达意:用自已擅长的方式进行创作。
五、学生作业,巡回辅导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本创作插图,要求:可以设计单幅或多幅插图,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工具表现,要求画面色彩和谐、构图巧妙,
篇二:《小学各年级作文集配插图》小猴骑小牛
一年级李志柏(广源小学)
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小猴子刚起床,看见一头小牛,说:“小牛,你可不可以背我去看奶奶啊?”小牛说:“可以。”后来,小猴爬上了小牛的背,一起去奶奶家。
很快,就已经到了奶奶家了。奶奶说:“我的好孩子,你来啦。”小猴子大声叫:“奶奶!”
小猴子在奶奶家里吃饭,小猴子觉得很开心。小猴子送了一件礼物给奶奶,奶奶说:“我真开心,下一次你一定要来呀,我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呢!”小猴说好。然后,小猴骑着小牛开心地回家了。
小作者善于动脑筋,把故事写得很丰富,富有童真童趣。
指导老师:吕老师
小兔运南瓜
一年级陈泓亮
有一天,小兔去南瓜地里摘南瓜。
小兔去到南瓜地里,看见南瓜这么大,着急了。南瓜这么大,怎么运回家呢?正好小熊骑着自行车过来,小兔看见小熊的轮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兔想:轮子是圆的,南瓜也是圆的,我可以把南瓜滚回去。
小兔把南瓜滚回家,滚啊滚,终于到家了。妈妈夸奖小兔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把小兔运南瓜的过程写得很详细,能运用心理描写,很棒!
指导老师:吕老师{作文插画}.
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太阳花
四年级黄祺浩(华师附小)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家种了一株太阳花。那圆圆的蕊,像一个个大大的圆盘,而那又黄又大的花瓣,像一片片黄色的扇子,可爱极了!
我听爸爸说太阳花就算根被剪断了一截也可以活着。我半信半疑,于是,我拿起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地把太阳花的根剪了一截。然后我就重新把太阳花插进泥土里。过了几天,我看到太阳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见太阳花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有一天,我们一家去旅游,把太阳花放在阳台外面忘记把它搬回阴凉处了。过了三天,我们回来了。一开门,只见太阳花经历了三天的太阳折磨,竟然毫发无伤地站在我们面前。没想到,一株太阳花在那么炎热的天气里,没人给它浇水,天上也不下雨,而且旁边许多地面都是热得跟炒菜的温度,但太阳花竟然不受影响。可见太阳花的生命力有多么的顽强啊!
太阳花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真不愧是花中的骄傲和拥有“耐炎之花”的称号。
我爱太阳花那顽强的生命力!
这篇作文写出了太阳花“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尾处点出了文章中心,深化了主题。
指导老师:秦老师
难忘的演唱会
五年级邓志堃(滘口小学)
每当暑假到来时,我们都非常兴奋,因为暑假是最快乐的!{作文插画}.
去年暑假,我和姐姐都呆在家里。爸爸怕我们闷,便给我们准备了一个节目。他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孩子们,今晚我就带你们去体验一下‘昆虫演唱会’吧!”我和姐姐听了,异口同声地叫道:“哦耶!”
我和姐姐全副武装,准备参加这场“昆虫演唱会”。爸爸问:“准备好了吗?”我们大声回答:“时刻准备着!”“出发!”爸爸一声令下,我和姐姐都迫不及待地冲向小汽车。待爸爸妈妈也上车后,我们便正式出发。
很快,便到了“昆虫演唱会”的直播现场——圭峰山。演唱会在山顶,我们必须爬上山,才能享受演唱会。我们爬呀爬,爬到半山腰时,已经是一群“落汤鸡”了,但我们坚持爬了上去。
终于到了目的地,这天然的演唱会场地真是妙极了。到处绿的树,绿的叶,风轻轻吹着,四周弥漫着绿叶的味道,令人神清气爽。演唱会早已开始,首先是蟋蟀们在弹琴,琴弦发出了美妙的声音,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接着是蚂蚱,它们站在“舞台”上,显得那样神气,它们发出的那悦耳的声音,令我们陶醉其中。最妙的要数知了了,成百上千只知了整齐划一地演唱着,真令人钦佩„„
不知不觉,演唱会也接近尾声了,昆虫们来了个大合唱。蟋蟀、蚂蚱、知了„„都跑了出来,他们合唱的声音是那么和谐,那么动听,令我们陶醉在这“美音”的梦境中,久久才回过神来。
这一晚的特别音乐会,可真令我难忘啊!
小作者把期待参加“昆虫演唱会”的心情写得很到位,“昆虫演唱会”现场也写得比较详细。
指导老师:吕老师
篇三:《苏少版美术五下第八课《作文插图》教案》第八课作文插图
教学目标{作文插画}.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文插图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尝试用插图表现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感悟、联想等方法进行作文的插图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会用形象感悟文字、文字创造形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艺术和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文本感悟形象,用简便的方式尝试插图表现。
教学难点:文本形象的理解和感悟。教学设计
一、文字悟形,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请看黑板上几个字“山”“水”“苗”“鸟”,这几个字在你的头脑里有什么样的形象?(教师板书:山、水、苗、鸟。)
师: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组成词。
(高山、花果山、黄山奇松、高山仰止、山重水复、水滴石穿、绿水长流、揠苗助长、鸟语花香等。)师:谁能够把这几个字所表达的形象画下来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学生黑板前和台下尝试绘画,教师要给予点评表扬。
二、解读课题,明确意义
同学们能够通过字词画出有趣的形象,我们叫配图,如果运用这样的方法,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我们叫做作文插图。
出示定义——作文插图: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作文插图”好吗?教师板书课题。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插图是什么样的?
(1)出示文章片段一:“水果拼盘”班长(采用单幅插图的形式)
我的班长叫魏舒婷。她有一头长长的头发,像春风吹拂柳条;两只又大又亮的眼睛,似两颗葡萄;她的鼻子像倒放的萝卜;嘴不说话时是樱桃小口;两只耳朵像二片橙子瓣;最可爱的是酒窝,一笑,酒窝就出现了,真好看„„
(2)出示文章片段二:小猫历险记(自编童话故事)
(采用多幅插图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文字解读插图或者让学生看插图对照文字,感悟作文插图的创作方法。二、欣赏作品,文本通透
我们学习课文,为了很好地理解课文,在小学课本上有很多插图,我们看课外书籍,也会看到很多插图,许多作家和文学家也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画一些插图。下面同学们一起欣赏插图的精品。
(1)出示作品一:文学家的插图作品。
同学们看到文学家的作品,发现他们插图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板书:手段灵活,简便易行。
(2)出示作品二:古典名著插图作品。
师:下面出示第二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第一作品,它的是什么内容?是哪一部名著上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师:这幅作品用白描的方式表现,线条流畅,任务形象生动,运用了“春蚕吐丝描”。那么你们看画面的打斗激烈吗?采用了什么样的构图方式?(采用对角线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他三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找出基本的构图形式,如平行构图、“T”形构图等。
师:同学们,我们名著的插图为了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用了不同的构图方式,这样使插图更加生动,所使用的线条疏密有致,极具表现力。板书:构图巧妙,线条生动。
(3)出示作品三:浏览学生作文插图作品。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可以尝试插图,有许多学生绘制了非常精美的插图,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制作,请同学们浏览欣赏。
板书:方法多样,表现丰富。
三、品读文章,尝试插画
刚才我们同学欣赏那么多漂亮的插图,你们有信心来尝试一下吗?画一幅好的插图,需要认真品读文章的,老师出示课文片段:
“刚进入‘海底世界’,就听见‘扑通’一声,啊!一条浑身闪着银光的大鱼飞跃起来,像‘鲤鱼跳龙门’!我定睛细看,它长得可真奇怪,身体又扁又长,背上长着扇状的鳍,嘴巴非常大,一双大眼睛闪着光亮„„”
1.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
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与形象、动作有关的关键词。
2.品味文字,设计形象
对每个关键词进行分析,运用夸张等绘画手法表现,教师作示范。{作文插画}.
3.理解意境,深化形象
学生根据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