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详细内容
篇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的共同志向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真理是提高整体人类的素质。辉煌的现代人,要发展教育、科技、国防事业,强盛国家,维持世界和平,安定团结,发扬民族精神,关心民族的未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振兴教育,发展科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先进的文化,标志着先进的科技;科技尖端人才的培养,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国防建设,科技强军,保家卫国;大力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着健康的身体。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各项基本任务,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奔向小康社会。
提高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尖端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的综合实力,并提高我国在国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等问题,科教兴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巨大提高和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深刻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篇二:《文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欲望引导摘要人的欲望根据目标可分为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建设时期建立不同的主导欲求。总体建设小康时期解决生存欲是主导的欲求。其余是次要欲求。现今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应以求知欲为主导欲求加大提升国民素质的力度。培育民族发展潜力。关键词欲望小康社会求知欲生存欲人的欲望根据追求目标的不同分为很多种生存欲、成功欲、物欲、享乐欲、消费欲、求知欲。不同时期解决的主要欲望应有所不同。现今中国已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政府在欲求上的合理引导建立一个合理的欲望体系将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一、生存欲是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主导欲求生存欲是再合理不过的一种欲求。中国人民整体上达到小康未来的十二五期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是一种生存欲主导下的国民经济增长。个人要求生存企业要求生存国家也要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生存在总体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是居于主导的也是其解决的核心问题。GDP增长不是目的根本的目的是解决了大多数百姓的生存问题。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300多美元按人均来讲中国人应该不存在温饱问题但是不可能重新按平均主义分配因此底层有未达温饱之人。但收入差距至少不能太大否则低层解决温饱的社会资源会进一步为社会上层占据贫困永远也不可能被消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部分人将一直停留在生存欲的追求中无法摆脱贫困。美国等西方发展国家的贫民窟正是这个机制的恶果。这是少数人的问题。二、消费欲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现今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他们的欲望需要有新的引领。这是多数人的问题。而这个新的欲望导者又必须承载中华民族的可持发展问题。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必须统筹兼顾考虑到经济的道德价值和哲学价值。而不仅是经济的生存价值和消费价值。上层社会的消费欲须要得到扼制。诚然生存欲和消费欲这两种欲望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绝对不能成为主导欲。消费欲无限扩张不是主要问题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人们一味地追求消费消费欲的无限扩张加重了人的异化。新得到的钱转而被消费人不再是为人而努力而是陷于“消费—钱—消费—钱—消费”这个无终止的循环中。企业生产为了利润不是为提高员工待遇。一些人为了追求利润损害生态环境剥夺自然生灵生存权。个人的发展让位于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变为追求金钱继而实现消费的手段。豪宅、别墅、名车、貂衣应有尽有奢华之风弥漫。“地下繁华地上奢华”的广告语充斥城市奢侈物品随处可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荣八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然而事实上却是以奢华为荣。金钱至上本应更多的关注贫困人口媒体却关注富豪。富豪在财富积多时不反馈社会的情况下并非好事代表这个国家财富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仅是对富豪本人有益。人均经济条件改善、贫困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公益事业才更值得关注。任何资源是有限的。不仅仅指非可再生资源稀缺现今就是可再生资源如木材、水等也变得不足。在这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底层人不具备消耗更多资源的能力上层社会则是社会资源消耗的大户。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物价上涨等却是底层人民需要承担的。人类最应感恩的应是自然之母。感恩教育在全社会施行尤其注重对父母的感恩教育。然而人类生于天地之间从诞生之日就不断向自然之母索取人类又对自然回报了些什么自然之母以博大的胸怀滋养人类然而人类无尽地向自然索取并肆意挥霍。那些被残害的自然生灵何尝不是我们的兄弟试问有何资格教育子女感恩自己在人类社会讲任何肆意挥霍自然资源之人都是逆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真知需要大力弘扬。道德的社会价值是指道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经济的社会价值是指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道德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而不是经济的社会价值主导道德价值。经济的社会价值应以道德的社会价值作为判断标准经济活动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符合道德。经济活动的取舍也要依道德而决定。我们常常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拜金、如何享乐、如何个人主义然而却在我们的社会生根。因此消费欲必须得到扼制。三、求知欲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求知欲可以激发人提高自身素质、挖掘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风必将会左右这个国家的未来。财富不能左右未来它是身外之物随时可以被转移。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应是在国民素质上体现。这些素质包括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清末不能用贫穷来形容却成为帝国主义刀下的鱼肉。致国宝外流新中
国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可以瞬间灭失但是人的素质却是自身之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德是经济这匹骏马的缰绳让他朝向阳光。国民素质胜于经济。人有能力就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财富积累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目标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不是一味满足无限的消费欲。享受性的生活偶尔为之却不可以习以为常。那将给地球带来资源上的极大灾难。过去中华民族面临生存成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不为。现今生存问题解决掉的那部分人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人自身的智能、体能、健康方面的开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让人生活在适合生存的一种状态中。而不是有车无处放。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力量。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也是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哪种自然之物能够成为劳动工具或是劳动对象取决于劳动者的创造力。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现在的条件下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保持发展潜力的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却不是自然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人类处于自然之中仅凭借生产力的发展来预见人类未来是不全面的。需要人类继续探索来自自然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他力量。
篇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论文》教学中心:上海
姓名:陆勇
学号:112601413008
浅谈家乡嘉定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近几年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的家乡嘉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也取得的很大的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全区上下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负重拼博、积极奋进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富民惠民步伐,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文明进步趋势的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接下来浅谈我个人认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几大要素。
第一,产业先进。经济是基础,经济是关键,经济也是一个核心,我的家乡嘉定应该是有先进的制造业,有现代的服务业,就像近年来发展的迅速的汽车业,位于上海嘉定安亭镇,中国首座F1赛车场也坐落嘉定等等,说明了汽车业在此的可行性等等。还有,高效的农业,嘉定的大蒜,草制编织品可是享誉海内外的,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整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布局。我感觉到,未来的嘉定,应该是现代服务业快速上升,提高服务业的比例。我们的制造业应该是由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作为主要支撑的制造业,传统产业应该是通过改造升级以后的充满生机的传统产业。
第二,人文方面。我们在经济发达的同时,还应该提升嘉定的先进的文化理念。其实嘉定本身是个文化底蕴浑厚、历史悠久的城市,比如嘉定孔庙、南翔古猗园、吴兴寺、秋霞圃等等等等都是上得厅堂的历史古迹。一个城市需要不尽生生不息新鲜的血液作为动力,更需要悠久的历史来作为积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第三,环境优美。我们整个人居环境应该成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大家生活在这个家园里,应该感到很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第四,社会和谐,我们嘉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且社会应该是稳定的,治安应该是良好的。我想,作为嘉定应该至少有这几个内涵。
一、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始终以“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让每一个市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摘要}.
1.从经济发展来看:近年来,据我了解,嘉定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真抓实干,着力夯实全面小康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继续稳步提升,实现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37200元,比上年增加4212元,比目标值31000元高出62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目标值92%高出4.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为60.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比目标值55%高出5.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与目标值5%相差了1.6个百分点(以上各项数据都是据网络了解)。
2.从生活水平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嘉定围绕富民优先战略,启动和实施了多项惠农、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14589元提高到16650元,比目标值高出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7002元提高到8001元,也超出小康标准值;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上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如期达到目标值要求;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由上年的46.1台提高到51.5台等说明了近年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成效。
3.从生态环境来看: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市相继开展了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了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从社会发展来看: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促进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2009年,我市社会发展类8项指标全部实现达标,特别是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如期达到小康目标值,由上年的94.1%上升到96.7%,比目标值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依次为97%、97.1%和96.1%,比上年分别提高2.7个、0.3个和4.7个百分点。
二、各县级市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情况
在全市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同时,各个乡镇也加快推进各自县级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了与全区共同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也不断加快接近最终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未达标指标的分析研究和分解落实,着力推进增收工程、保障工程、康居工程和惠民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创业富民、就业安民、保障惠民、救助济民上下真功夫,从各条渠道把增收措施落到实处。要抓好环境建设等达标指标的巩固提高,力争使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成为我们县县达小康的亮点和特色,使我们的全面小康达标率更严、惠及面更广、认可度更高。
三、未来全面小康建设要求与建议
虽然我区已初步实现了以市为总体的小康,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基本达成,但我也应清醒地看到,这只是进程中的起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并不均衡的小康,它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家庭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我区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小康的要求。因此,仍应以总体实现小康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加大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力度,扎扎实实推进“两个率先”进程。
1.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并没有结束,仍需要继续加以努力,特别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反复的指标,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提升实现质量。同时,我市还应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夯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使小康建设真正惠及每个常州市民。
2.针对难点,加快推进县级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城镇劳动保险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各部门应从大局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强化各项措施,多管齐下,
共同推动县级小康建设步伐。要继续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切实帮助老区人民发展致富,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
3.抓住机遇,争取早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总体实现,不仅激发和鼓舞全区人民的干劲,而且也增强了人民的发展信心。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以上是以我个人的见解分析我的家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调研报告。使命光荣神圣,岁月催人奋进。我相信,只要人民迅速行动、奋发同心,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两个率先”的宏伟大业一定能有更加喜人的跨越,我的家乡,嘉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